会员中心 | 登录 | 注册 | 行情频道 | RSS订阅

金融网(中国金融门户)

当前位置 >> 主页 > 商业 > 乳业 >

重磅!为了一杯优质奶,全国50家乳企汇聚武夷山,共同干了这件大事!

2019-08-21 12:08 来源:金融网 www.chnfi.com

网友评论 字号:T | T


8月20日,在福建武夷山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优质乳工程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上,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吹响新时代奶业优质发展的号角:“优质奶只能产自于本土奶!”

论坛发布:优质奶只能产自于本土奶

长期以来,国人在选择牛奶上普遍存在这样的误区:进口奶优于国产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国内消费者对民族奶业消费信心不足,致使大量进口乳制品进入国内市场。

事实上,巴氏鲜奶作为优质奶制品,在发达国家占比均在99%以上,我国巴氏鲜奶市场占有率低于20%,与国际消费主流形成巨大反差。

“必须把中国人的‘奶瓶子’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在本届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对“优质奶只能产自于本土奶”这一核心理念达成共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绿色低碳、营养鲜活”的优质乳制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需求,造福子孙后代。

“巴氏鲜奶100%以优质生鲜乳为原料,可优化中国乳制品结构。”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顾佳升指出,全面发展巴氏鲜奶,让我国有限的生鲜乳资源价值最大化,才能实现供需平衡,构建抵御进口奶的乳品体系。发展巴氏鲜奶不仅是市场的需要,更是全面实现民族奶业振兴的重要途径。

为什么优质奶只能产自于本土奶

为什么优质奶只能产自于本土奶?消费者该如何判断?钙与蛋白质仅是牛奶的基础属性,而“天然活性营养”才是牛奶真正的核心价值,也是牛奶被誉为“最接近完美食物”的关键所在。

巴氏鲜奶采用72-80℃左右的低温杀菌,能最大程度保留牛奶中的天然活性营养,是孩子成长发育的无价之宝。以人类“母乳”为例,乳汁在离开母体的一刻,“天然活性营养”是最完美、最优质的,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

“在现有条件下,优质奶产自本土奶,这是科学规律,也是我们10余年研究的科学结论。”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加启在主旨报告中指出,进口奶在生产国消费的时候,它可能是优质奶,但是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就很难为中国消费者担当起优质奶的重任。消费者迷信进口奶,这不一定是科学、理性的选择。

全国50家乳企联合发布行动纲领

中国优质乳工程实施以来,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发展,成为民族奶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论坛上,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联合全国50家乳企一致发声,联合发布了《新时代中国优质乳发展共同行动纲领》。

全国50家乳企共同启动《新时代中国优质乳发展共同行动纲领》

共同行动纲领指出,中国优质乳工程是奶业振兴的重要探索,就是要扛起振兴民族奶业的大旗,大力发展本土优质奶,提振消费信心,推动全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民族奶业振兴。

“优质乳工程,不是一个项目或运动,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加启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实施优质乳工程,是发展优质绿色奶业的战略途径。把本土奶打造成优质奶,消费信心才可逐步恢复,民族奶业才能成为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才能助力下一代健康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

论坛上长富再斩获两项殊荣

在本届论坛上,长富被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授予“优质乳工程标杆示范企业”、“优质乳工程标杆示范牧场”两大奖项,这不仅仅是优质乳工程对长富优质产业链及品质的肯定,还意味着中国优质乳工程建成了,从优质奶源、绿色低碳加工工艺、到优质乳制品消费全品项的第一家标杆示范企业。

  农业农村部原常务副部长刘成果(左),为福建长富颁发“优质乳工程标杆示范企业”奖牌。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蔡永康(右)上台领奖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左)为福建长富颁发“优质乳工程标杆示范牧场”奖牌。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何水双(右)上台领奖

作为中国奶业20强企业,福建长富自创建以来,先后在武夷山脉建设了34个生态牧场,走出了一条“先奶源、后市场”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2014年以来,长富以实施中国优质乳工程为契机,将优质乳工程的严格标准落实到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形成了优质奶源、优质加工工艺、优质消费冷链的优质全产业链体系。

来源:中华金融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金融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金融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金融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金融网无关。4、金融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行情数据中心

  • 美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精英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RSS 栏目
版权所有©金融网 www.chnfi.com 工信部京ICP备17057549号-5
广告投放、软文发布、投稿合作QQ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