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登录 | 注册 | 行情频道 | RSS订阅

中华金融网(中国金融门户)

当前位置 >> 主页 > 商业 > 家电 >

百吋电视选购指南:一文带你看懂,为啥墙有多大电视就能选多大

2025-04-03 15:30 来源:中华金融网 www.chnfi.com

浏览: 字号:T | T


大家都知道,以前买电视,有个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叫“观看距离”,消费者能选择多大尺寸的电视,本质不在钱包鼓不鼓,而在于客厅宽不宽。但2025,这样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最新显示技术已经解决了近看大屏“很模糊”“太伤眼”等各种痛点。

所以想买大屏电视的朋友,不用再量你家沙发跟背景墙的距离了,因为客厅WALL时代彻底觉醒!总结来讲:现在买电视,墙有多大就选多大,屏幕越大快乐越炸!

而且目前,百吋以上的大屏电视非常值得入手,原因有三:

1.国补真香定律:国补最高20%,外加企业双重补贴!真金白银帮你换新。

2.中国技术狂飙:上千尼特亮度的Mini LED、可大至200多吋的Micro LED......各种新品参数卷到新高度,中国显示技术一路狂飙,超车日韩,这回等等党真的赢了。

3.影视内容迭代什么?你说IMAX影厅的哪吒看不过瘾?网吧里的黑神话玩不尽兴?手机上观赛都没看清谁进的球?别急,百吋大屏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说白了,2025换电视,要换就换百吋大屏。既然好处这么多,究竟选哪款电视更合适?结合今年春季新品和技术升级动作来看,海信百吋电视是最值得推荐的选择,因为不管是全新的三色显示技术突破,还是百吋新品的全方位迭代,都是让画质党狂喜的亮点。更何况,眼下还正是海信大屏节活动,换新良机正当其时

推荐一:海信UX 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

作为吸睛无数的海信RGB-Mini LED电视,绝对称得上是今年的亮眼新品。它攻克了行业“光色同控”难题,实现了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的量产应用。

相较于传统白光光源,这台电视采用RGB三维控色实现独立控光,带来指数级的画质提升:99%超高色纯度,几乎还原自然界每一抹真实;97% BT.2020色域,比QD-OLED多覆盖16%的色彩;3*26bits控色精度、87%色彩体积皆实现碾压级升级!简单来说,就是红得正、蓝得透、绿得准,告别屏幕有层纱的“朦胧感”,近看也十分清晰细腻。另外还实现节能20%,如果每天看4小时,电视一年能比同尺寸QD-OLED能省 117度电,真正做到四个“超”——超高色彩表现、超高亮度、超广视角、超低能耗。

推荐二:海信E8Q 100英寸Mini LED电视

正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深刻诠释这一点的海信电视E8Q,搭载了全球首颗光色同控AI画质芯片信芯H7。芯片26bit控光精度与15680点色彩管理能力,让画面明暗细节与色彩层次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实测数据显示,在表现夕阳渐变场景时,E8Q 系列色彩过渡流畅度较传统屏幕提升40%,可以说令画质产生质的改变。

同样,在屏幕方面,海信E8Q也迎来黑曜屏Ultra的全新升级,这款屏幕采用行业唯一双层纳米级LR低反工艺,在1.28%超低反射率的基础上,黑度提升4倍,对比度提升54.4%,即使在强光环境下仍能保持画面纯净度,做到了极致纯黑,让色彩原生呈现。另外,再搭配与法国国宝级品牌帝瓦雷深度合作的音箱,实现45Hz超低频下潜,全方位呈现高质感原声,让人如临其境。

推荐三:海信UX 136/163英寸Micro LED电视

如果你是一个对大屏超有胃口的人,那么海信Micro LED电视一定是你的“天菜”。“尺寸自由化”“形态场景化”正是这款产品主打的特色,可以做到零贴墙更美观尺寸自由无限拼接,最大可定制到271吋,完美适配一体化家装。

不只是形态强的没边,海信电视还是行业首个拥有Micro LED芯片研发、驱动控制、精密封装、图像增强、画质还原五大核心技术体系的企业,例如136吋的Micro LED电视,集成了2488万颗Micro LED自发光单元,以突破性10000尼特XDR峰值亮度、120Hz动态刷新率及90% BT.2020影院级色域覆盖,重新定义了高端家庭影音标准。在创新性的48nit观影模式下,还能精准匹配DCI标准,如同把真实影院搬回家。

总结:

其实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电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目前,海信电视全品类春季新品已上市,包括RGB-Mini LED、Micro LED、激光电视等等,多款产品任你挑选。

值得一提的是,第六届海信大屏节暨超级新品季正在火热进行当中,消费者不仅可享受政府海信双补贴:一级能效政府补贴20%,单台至高补贴2000元,而且还有“送装一体”“180天只换不修”服务承诺。想要告别小屏憋屈、拥抱巨幕自由的用户,快来海信大屏节,把你的心仪百吋电视带回家吧。

 

来源:中华金融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金融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金融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金融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金融网无关。4、金融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精英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RSS 栏目
版权所有©中华金融网 www.chnfi.com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