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登录 | 注册 | 行情频道 | RSS订阅

中华金融网(中国金融门户)

当前位置 >> 主页 > 金融 > 银行 >

同声共愿:歌唱和平 共创价值 中国银联圆满护航中美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动

2025-07-18 17:19 来源:中华金融网 www.chnfi.com

浏览: 字号:T | T


2025年7月16日,暮色轻抚天坛祈年殿的鎏金宝顶,夕阳为紫禁城的琉璃瓦镀上金边。中美两国青少年携手并立,当《和平颂》的清越歌声穿透云层,少年们手中挥舞的中美两国国旗与笑容交相辉映,歌声掠过金水河的碧波,穿过故宫的飞檐斗拱直达大洋彼岸,回荡成和平永恒的和鸣。不同肤色的年轻面庞辉映着同一种光芒——那是人类文明对和平永续最炽热的守望。

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动北京站,中美两国青少年用歌声向世界传递和平信念,中国银联作为积极响应“五年五万”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重要倡议的践行者,将金融清泉引向民心相通的根系。此刻,我们共同见证着“国之交在民相亲,心相通则世界幸”的时代诗篇。

同声:《茉莉花》开处 互联互通聚万象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自2024年中国银联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中国银联主动扛起“五年五万”重要倡议践行者的旗帜,围绕中美青少年交流、金融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度协作。中美青少年在2024年“青春同行”中埋下深厚的友谊,2025年为期十天的“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动中,来自中美两国近30个合唱团逾1000名青少年齐聚福州、北京以“歌唱和平”再续前缘,携手走过鼓岭历史风貌区、福建博物院、故宫、天坛、长城、颐和园等著名文化地标,聚焦音乐这一人类共通语言,通过跨越国界的艺术表达,深化中美两国青少年间的情感纽带,传递两国人民对和平、友谊与共同繁荣的深切期盼。

2025年,随着过境免签政策优化实施,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个,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政策吸引力、含金量进一步提升,彰显中国开放姿态。基于此深厚基础,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中国银联“锦绣行动2025”行动再启新程,以更大力度、更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化和包容性,全力支持中美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动,为本届活动提供全方位、高水准的支付便利化服务保障,将支付服务作为无形的“五线谱”,串联起每一个共鸣的和平音符。

活动中,银联不仅确保来华美国青少年在华支付全程无忧,从福建博物院文创店到北京胡同小巷的便利店,卡、码、Pay等支付方式的广泛受理让美国青少年的文化体验畅通无阻;更以“茉莉”为元素创新策划互赠“茉莉胸章”等文化互动环节,让中美青少年在《茉莉花》的旋律中触摸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这份基于支付便利化服务带来的文化亲近感,正是中国金融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微观写照。

歌声四起,文脉浸润处,支付便利化服务如墨融宣纸,无形却托举互联互通于前,助力美国青少年深度感知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始终为中美青少年扫除后顾之忧,让年轻心灵专注于音乐与对话,唯留“支付为民”清音绕梁、心弦共振。

共愿:《和平颂》起时 共创价值织锦绣

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当《We are the world》的旋律随晨风荡开,百名中美青少年手挽手在长城之巅放歌,白色衣袂在苍翠群山中翻飞如和平鸽的羽翼。这场居于长城之巅的歌唱快闪活动,正是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动中一环。当两国青少年以古老城墙为舞台,用歌声向世界传递和平信念时,中国银联躬身践行“五年五万”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重要倡议,以金融清泉浇灌民心相通的沃土。

近年来,我国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齐头并进,跨境支付需求快速增长,中国银联与多国央行、国家转接网络、支付联盟开展转接网络技术标准、二维码标准、芯片卡标准合作,打造兼容共生、协同发展的跨境支付生态,为全球支付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星火映照一隅,光华已耀九州。七月的福州和北京,茉莉飘香,槐荫如盖,古厝生辉,宫墙焕彩。从美国青少年们入华首站的机场枢纽,再到北京、福州双城“食、住、行、游、购、娱、医、学”等诸多场景,卡、码、Pay等多元化支付方式的安全便捷为交流活动锦上添花。银联的科技之力悄然转化为文化相知的亲和之力,以金融基础设施的“硬实力”承载人文交流的“软连接”,在每一笔便捷支付中传递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于每一次暖心服务里书写“人民金融”的生动篇章。

锦绣中华,青春同行;支付无界,友谊长青。从“青春同行”的初试啼声到“歌唱和平”的深情共鸣,银联的每一步都烙印着服务国家开放大局的坚定足迹。全球化布局织就互联互通的网络,数智化引擎驱动无界支付的体验,平台化思维凝聚产业共赢的力量,183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超7300万线上线下商户,支付网络的深层价值,在中美青少年《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将国与国的宏大叙事,谱写为心与心细腻动听的友好触碰,未来,中国银联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持续共同构筑中国与世界文明互鉴的友谊之桥,“嘀”响和平发展的脉搏,互信互联,共创价值。

 

来源:中华金融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金融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金融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金融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金融网无关。4、金融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精英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RSS 栏目
版权所有©中华金融网 www.chnfi.com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