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登录 | 注册 | 行情频道 | RSS订阅

金融网(中国金融门户)

当前位置 >> 主页 > 商业 > 消费 >

海尔中央空调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2021-11-03 14:56 来源:金融网 www.chnfi.com

网友评论 字号:T | T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产学研用机制下,“建筑热环境理论及其绿色营造关键技术”项目组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组由重庆大学携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机构共同组成。在建筑热环境理论和营造技术上,研究出适合中国建筑的标准和方法,提高热舒适性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而凭借在智慧物联、水源热泵等创新技术中的深度参与,海尔智家旗下海尔多联机同样获此殊荣。至此,这已经是海尔智家第16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奖项。而这背后,则主要依托于技术创新能力和生态品牌的前瞻布局。

(海尔空气产业副总经理国德防)

产业技术做透做强,持续创新

一直以来,海尔多联机在全球12个研发中心、8大实验室、行业最高高落差试验塔等的支持下,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变频多联机技术的研究。从1993年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变频空调,到1998年一拖多变频技术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再到物联网下Hai-BMS生态级智慧建筑物联云平台,逐步提高其行业竞争力。

此次,在“建筑热环境理论及其绿色营造关键技术”的项目研究中,海尔多联机的创新成果也得到充分展现。在不同区域的热舒适参数下,确立分区、分等级的系统设计方式,研制了智慧送风、无风感送风、温湿度多参数综合补偿、气流组织优化的创新技术,解决了“要舒适就不节能”的矛盾问题。

首先,在人体舒适体验方面,根据不同人群对舒适度的不同的需求,海尔物联多联机能利用全新变频技术,最快达到设定温度。同时,室内机匹配人感技术,带来风随人动、风避人动、人来开机、人走关机的智慧节能体验。

其次,在设备管理方面,海尔物联多联机则搭建起云服务平台,根据节假日设定空调系统开关机、温度调节等,实现远程管理、故障预警等。此外,海尔中央空调还搭建起高效机房场景解决方案,将主机、水泵、冷却塔等跨品牌接入海尔云平台,实现从主机的单一节能到机房系统节能50%。

目前,这一项目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应用于鸟巢、成都双流机场、重庆机场、拉萨火车站、北京和杭州地铁部分线路、重庆龙湖时代天街大型综合体等30余项重大工程。近3年来,项目的应用,推动各地共实现新增产值35.72亿元,新增利润4.73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开放生态与行业共创,成果屡创新高

而对于海尔空调来说,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早在1998年,海尔空调就凭借“空调变频一拖多技术”成为了行业内首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企业。2016年,海尔空调凭借“空调器舒适性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同时,这也是海尔智家的第16个“国家科技进步奖”。海尔智家凭借十数次的领先技术,成为累积数量最多的企业:从无霜保鲜环保电冰箱、离子洗涤技术在全自动洗衣机上的应用等家用电器领域的研究,到智能家居集成及其平台技术研究等智慧家庭领域的探索,再到以开放式研发平台建设为核心的创新体系等研发体系的布局……

一次次的获奖认证,不仅证明了海尔智家的科技实力,也验证了在这背后建立起的研发体系的领先性与有效性。

随着海尔智家换道场景生态下,其研发体系也转向无限体验研发模式,为更多用户创造无缝的场景体验。在这一模式下,研发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体验。新的模式让研发不再聚焦单个产品,而是整个场景的体验;不再是上市即止,需要持续跟踪用户体验迭代;不再是个体概念,而是由生态系统对体验共创。

此次“建筑热环境理论及其绿色营造关键技术”项目成果的取得,也是海尔智家无限体验研发模式的一次创新实践。这为行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必将引领中国空调走向世界。

来源:中华金融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金融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金融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金融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金融网无关。4、金融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行情数据中心

  • 美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精英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RSS 栏目
版权所有©金融网 www.chnfi.com 工信部京ICP备17057549号-5
广告投放、软文发布、投稿合作QQ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