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登录 | 注册 | 行情频道 | RSS订阅

金融网(中国金融门户)

当前位置 >> 主页 > 证券 > 新股 >

苏文电能: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世界级可信赖电能企业

2021-04-03 10:33 来源:金融网 www.chnfi.com

网友评论 字号:T | T


中华金融网讯,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既不排放污染物、也不排放温室气体,是天然的绿色能源。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苏文电能”或“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是一家以电力咨询设计业务为主导,涵盖电力咨询设计(E)、电力设备供应(P)、电力工程建设(C)、和智能用电服务业务(O)为一体的一站式(EPCO)供用电品牌服务商。近期公司将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行业前景广阔 市场空间巨大

电力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产业,与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电力行业也实现了快速的成长。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以创新带动发展,推进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带动了电力行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截至2018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9亿千瓦,比2017年增长6.5%,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装机比重持续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再上新的台阶,电力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电网规模呈现稳步增长,跨省区输送和中低压配电能力大幅提升。电力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业务贯穿电力产业各个环节,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电力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行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电力咨询设计、电力工程总承包业务中民营企业逐渐显现出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变电业务上市场份额持续增加。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电力行业垄断局面正逐步被打破,区域性特征逐渐弱化。具备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行业内优势民营企业逐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截至目前,苏文电能业务已成功拓展至上海、安徽、浙江、山东、湖南等全国多个省市。公司表示未来将在继续深耕江苏区域市场的同时,大力实施以电力咨询设计带动一站式(EPCO)业务的“走出去”战略,加大省外市场开拓力度。未来随着区域壁垒的进一步破除,公司将进一步扩张业务版图。

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企业快速成长

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服务内容多为单一设计、单一施工或设计+施工的业务模式,苏文电能具备为客户提供项目前期咨询、设计,项目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设备供应、安装建设以及工程建成运行后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和运营维护全流程的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竞争优势显著。

自成立以来公司发展态势良好,业绩高速增长。2017年~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71亿元增长至13.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2.66%。归母净利润从0.49亿元增长至2.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9.86%。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营收复合增速,反映出公司较好的盈利水平。

根据最新业绩预报,2021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2.49亿元至3.56亿元,同比增长39.94%至100.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0.33亿元至0.58亿元,同比增长28.60%至123.22%。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对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点着力 助力碳中和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刚刚结束的两会中,“碳达峰”和“碳中和”也成为重要议题。我国将持续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构建以电为中心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将继续推进和强化电力能源建设、提高电网利用效率和配置能力,在此背景下,配网改造与智能电网建设将进一步加强。

公司始终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视为生命线,严格遵守并执行国家关于电力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实施严格的质量管控措施,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得到客户的认可。苏文电能本次IPO募投资金将分别投向设计服务网络建设项目、“苏管家”企业端供用电信息化运营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电力工程建设业务营运资金项目。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竞争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

公司在不断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的同时,着力打造咨询设计、电力设备供应以及智能用电服务等方面核心竞争力,实现多点开花。未来,作为综合服务能力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优秀民营一站式(EPCO)供用电品牌服务商。公司有望抓住这一“碳中和”历史机遇,实现业绩持续增长,石场价值将突飞猛进。

 

来源:中华金融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金融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金融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金融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金融网无关。4、金融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行情数据中心

  • 美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精英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RSS 栏目
版权所有©金融网 www.chnfi.com 工信部京ICP备17057549号-5
广告投放、软文发布、投稿合作QQ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