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登录 | 注册 | 行情频道 | RSS订阅

金融网(中国金融门户)

当前位置 >> 主页 > 资讯 > 家居 >

央视直击睡眠隐痛,超4000亿“热经济”背后的冷思考

2021-02-03 15:55 来源:金融网 www.chnfi.com

网友评论 字号:T | T


2021年1月31日央视新闻话题#重要的不是睡8小时而是睡够睡眠周期#登顶微博热搜,12小时内阅读量5亿+,讨论度6万+。睡眠问题一时间处在了“风口浪尖”。

据央视《共同关注》报道,我国有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2020年睡眠经济市场已超过4000亿元。这个体量堪比今年因疫情影响全面爆发的社区团购市场。而吃和睡都是人类刚需,相比社区团购市场的激烈厮杀,睡眠经济市场虽然体量庞大,但入局的,不管是科技型企业、睡眠产品制造商等哪一类,未有一家实现真正引领。问题出在哪里?

  

睡眠经济市场体量庞大,用户市场潜力十足

2020年12月31日,淘宝发布“2020年度十大冷门职业观察”,哄睡师在列。他们主要以心理按摩的方式为睡眠障碍人群提供帮助。而这只是庞大睡眠经济市场的冰山一角。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节奏、高强度发展,基于不同消费需求,睡眠经济正衍生出睡眠药物类、睡眠器械类、睡眠保健类、睡眠服务类等多个细分领域,产品更是涵盖褪黑素、助眠喷雾、助眠枕、智能床垫、助眠APP等,层出不穷。

2020年3月份,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0线上睡眠消费报告》显示,更多人重视选用舒适、优质的卧具床品来改善睡眠。央视财经有报道指出,2019年1月至8月,90后购买进口助眠类商品的增幅为118%。

《2020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课题组一项针对北京、上海、深圳等13个城市18-50岁人群开展的睡眠情况定量调查(N=2100)研究显示,年轻职场妈妈群体中,35.2%的人买过穿戴式助眠设备,30.9%的人买过助眠枕头,30.8%的人买过养生足浴盆。

毫无疑问,如今的社会大背景下,只要人还需要睡觉,睡眠经济就是一个增量市场。但是,人们使用这些产品真的有效么?是心理安慰还是科技使然,实则见仁见智。

噱头大于功效,睡眠行业面临无引领性技术玩家困局

事实上,直到1953年,科学家才发现了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即身体处于睡眠状态,但大脑处于运转状态。10年后,REM睡眠的发现者之一威廉.德门特教授成立了斯坦福大学睡眠研究所。自此,关于REM睡眠与非REM睡眠以及睡眠周期的奥秘才被世人了解。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发现人刚入睡时第一个睡眠周期的非REM睡眠,即深度睡眠的时长最长。

2021年1月20日发布在《Science Advances》(最新影响因子13.117)的科研杂志,一篇对于果蝇大脑活动和行为的研究报道,指出果蝇类似于人的深度慢波睡眠阶段中,废物清除和帮助损伤恢复的能力大大提升。

这些研究成果,对客观评价助眠效果提供了依据。要提升睡眠质量,遵循睡眠规律是一方面,核心是能在人刚有睡意时快速引导入睡并延长深度睡眠时间。基于此,褪黑素、助眠香氛等产品想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显然不成立。

  

而国内睡眠研究领域起步晚,睡眠经济市场发展不成熟。这种现象,一方面导致了睡眠经济市场的乱象,某些产品为了“赚热钱”虚假宣传、夸大功效;另一方面,企业成为睡眠经济市场中的技术型玩家必须突破技术创新的壁垒。这也是睡眠领域尚无引领性巨头产业的关键。

传统睡眠产业联合科技型企业,创新是未来

随着物联网、5G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睡眠领域的研究半径不断扩大,从单一的产品研发延伸到智能化睡眠环境打造中。“Sleepace”作为目前国内新兴的智能睡眠方案商,旗下有智能睡眠监测仪、享睡纽扣、智能枕头、香薰灯等齐全的智能睡眠产品;小米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布局AloT生态的科技型企业,旗下智慧卧室生态链成绩不俗。

  

事实上,打造产品是家纺、寝具等传统睡眠产业的强项,而智能化技术是互联网科技型企业的强项。解决睡眠领域技术创新的瓶颈,科技巨头类企业的入局,有望带动整个睡眠行业看到真正的“星辰大海”。

前瞻性的品牌已经在行动。睡眠监测领域,2017年,苹果收购了芬兰睡眠监测器生产商Beddit公司,并整合到Apple生态中;以色列知名医疗品牌“EarlySense”也在同年推出了首款经临床验证的睡眠监护仪“LIVE”,让用户通过手机APP收到每日睡眠和健康报告。

正是基于睡眠监测技术的成熟,传统睡眠产业如床垫品牌找到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如喜临门于2020年推出了一款Smart 1智能床垫。据了解,这款智能床垫通过智能匹配算法、睡姿识别睡眠感应等核心技术,可以自适应不同体型,并且实现无需任何外穿设备,就能直接完成睡眠数据的采集及睡眠方案的不断优化。这样的技术突破,给喜临门合作华为、涂鸦智能等科技企业,共同探索“AI深睡生态”奠定了基础。

  

每个人一生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虽然针对睡眠领域的科学研究仍前路漫长,但这也意味着睡眠经济市场不可估量的未来。科技型企业善用技术创新优势,能给睡眠产业引来活水;传统睡眠产业积极拥抱新技术,更能为自身智能化转型开辟新路。

来源:中华金融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金融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金融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金融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金融网无关。4、金融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行情数据中心

  • 美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精英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RSS 栏目
版权所有©金融网 www.chnfi.com 工信部京ICP备17057549号-5
广告投放、软文发布、投稿合作QQ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